查禄玺,女,1930年3月出生,现年94岁,1949年2月到中州农民银行开封东大街办事处工作,先后从事过货币发行、会计等岗位,1960年1月调动至原人民银行南阳地区分行,1986年3月离休。从业几十年,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查禄玺都兢兢业业、清白做人,以清廉的品行践行初心。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南阳市分行以红色金融文化为主基调,以中州农民银行清廉事迹发掘为主线,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专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工作专班通过上门座谈、收集资料、口述拍摄等方式,留存关于查禄玺的珍贵史料,将她的廉洁故事转化成教育资源。
在记者一行的见证下,查禄玺翻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生活,讲述老一代金融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不是自己的钱一分不要,单位组织的光一点不沾!”记者从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到查禄玺“清白、清廉、清正、清终生;放心、安心、舒心、不亏心”对党忠诚、清廉履职的真实情感。
1949年7月,查禄玺在中州农民银行开封东大街办事处货币发行岗实习。正值豆蔻年华的她身着母亲刚刚缝制的新上衣,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弄破。然而,一项紧急工作任务的到来让她顾不得其他,即刻出门。
事不宜迟,受当时的工作条件所限,查禄玺与另外1名同志立即用扁担挑着款箱步行送款。正值盛夏,酷热难耐,查禄玺用她瘦弱的肩膀挑着近50公斤的现金在崎岖的小路上挥汗如雨,艰难前行。当他们行至一条小河边时,河水暴涨,原来的小木桥被河水淹没,过河无望,但强烈的责任心驱使查禄玺两人将款箱扛在肩上,蹚着齐腰深的河水,抓着河里的树枝及水草涉水过河。行至河中间,汹涌的河水冲得查禄玺差点摔倒,但她硬是咬着牙,半跪在水里,将款箱高高举起,顶在头上,保证了资金安全。等安全到达河对岸时,查禄玺才发现手被划破了,上衣也被树枝剐了一个半尺长的口子,查禄玺心疼得直哭,同行人员开玩笑说:“小查,你的衣服被树枝剐烂,属于‘工伤’,回去后可以向单位申请补助哟!”查禄玺说:“别说一件衣服,就是10件衣服被剐烂也不能叫单位出钱,只要能按时把现金安全送到目的地,方便群众,我就知足啦!”
1949年深秋,查禄玺和其他同志一道赶着毛驴车去中州农民银行总行(原平顶山地区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执行调款任务。
当他们行至半路的一个村庄时,已过中午,大伙喉咙冒火、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有人建议到附近的村民家喝口热水解解渴,顺便看看能不能借口饭吃,但查禄玺时刻牢记中州农民银行“三不准”(不准损害人民,不准拿人民一针一线,不准对任何人打骂)的工作纪律要求,从挎包里掏出1个馒头,就着半块榨菜,喝了自带的开水,自行解决午饭问题后,又随大家继续前进。
1948年至1949年,解放区市场上伪法币和土杂币混杂流通,比价各异,经济崩溃,民生凋敝,民谚“十万大钞地上抛,谁也不愿弯弯腰”是当时物价飞涨的真实写照。为尽快抵消物价波动的影响,切实解决民生经济难题,中州农民银行临危受命,适时推出了折实存贷业务,即农民可以从中州农民银行贷出实物(比如麦子),随后可以实物归还贷款。
1949年8月15日,当班的查禄玺为农民王铁犁(音)办理了150斤麦子的贷款归还手续。当日下班结账时发现,由于刚刚临柜办理存贷款业务,加之手工计息,一时紧张,查禄玺计算错误,致使多收取王铁犁贷款利息3斤麦子!要知道,当时的3斤麦子可是1个农民几天的口粮。查禄玺懊悔不已,深深自责。
“再苦再难也绝不能让群众吃亏!”强烈的责任心驱使她第二天下班后徒步15公里,半夜时分,终于将3斤麦子送还到王铁犁家里,王铁犁感动不已,连声称赞:“查同志心里装着俺们老百姓,真是好样的!”
目前,人民银行南阳市分行以查禄玺清廉事迹宣传为切入点,已举办红廉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1900余人次接受了教育,全行上下红色清廉氛围更加浓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