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江苏省工信厅联合常州市人民政府举办2024年“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江苏站活动。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母机研发和生产基地,2023年江苏工业母机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
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和“自强之基”,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等减材制造装备,铸锻焊、热处理等等材制造装备,以及增材制造装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
今年7月,工信部印发《“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面向重点行业(百行),注重典型场景精准对接和全国范围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匹配,面向重点企业(万企),通过开展现场对接,提供工业母机企业向用户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母机研发和生产基地,近年来,江苏主动对接国家工业母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工业母机纳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去年印发了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企业梯度培育,在减材、等材和增材制造优势领域形成了一批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建有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成套装备、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余家,扬州邗江区数控成形机床产业集群等成功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工业母机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2024年“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江苏站)是方案印发以来全国范围内首场活动,汇聚优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类资源,搭建高水平交流、展示、服务平台,旨在促成工业母机供需双方在结对攻坚、应用迭代、更新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达成务实合作,加快推动全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设江苏省工业母机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创新载体赋能工业母机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新能源(风电)装备—工业母机供需对接活动3场子活动。
据介绍,我国工业母机行业总体已逐步实现了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和突破,但当前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控系统、丝杠导轨、主轴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受制于人”,产业链薄弱环节亟须加强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
拥有270家工业母机企业、产业规模超400亿元的常州,于2022年成立了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建设了国际首个工业母机“三性”加速测试平台,赋能推动工业母机的国产化提升以及高端化突破。
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带着需求来到了活动现场。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船舶发动机制造企业,8成以上的产品均为随船出口。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是带着曲轴加工设备求购需求来的。据悉,这个设备有车铣复合中心及曲轴磨床两个核心部位,其中磨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内厂家开发出来,希望在此次对接会上能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研制的CAM软件研发、工艺研发及制造服务,在国内应用广泛。该公司大客户经理左武森表示,此次对接会上到场的不少企业都与他们建立了合作,这次前来,也希望能更加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达成更多深层次合作。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