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熙报道)8月8日,记者从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了解到,自2016年对社会开放以来,截至目前,新疆北鲵馆共接待疆内外参观者逾15万人次。
新疆北鲵是距今3.5亿年的孑遗物种,是新疆唯一现存的有尾两栖动物。坐落于温泉县的新疆北鲵馆,占地面积4362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集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主要包含序厅、科普厅、北鲵保护区模拟展示区、时光隧道、北鲵活体展厅、沉浸式放映厅、弧幕影院、数字化互动展厅、标本陈列厅等,被相继命名为自治区特色博物馆、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根据参观者的新特点,不断打造符合公众需求的展馆展陈及服务,拓展展馆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司亚娥说,如今,新疆北鲵馆已成为游客和网红打卡地。
今年,随着温泉县旅游持续升温,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投资240余万元,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先后建设了植物投影、墙面动物互动投影、新疆树木年轮投影互动、北鲵的发现与保护幻影成像等,丰富了展馆的直观性、可感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让青少年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这两年,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积极推动青少年的求知探索和展馆的服务“双向奔赴”。通过数字化呈现方式,年轻人易于理解、富有感染力的展陈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普研学活动,让新疆北鲵馆成为生态文明宣传的窗口、科普教育的活动乐园、疆内外青少年科学认识新疆北鲵的重要阵地。
6月2日,新疆北鲵馆内,游客在聆听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点野生植物讲解。司亚娥 摄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北鲵馆的科普厅设有九块多媒体电子展板,声音采取定向传播,各区域互不干扰,人到声到,人离声息。重点为参观者呈现的是小鲵科的起源与进化、新疆北鲵的原始发现、重新发现、分布状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特征、发育过程、科研工作等。该展厅丰富的科普内容,创新的科普形式,优质的科学教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