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王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实名举报导师王贵元性骚扰。举报学生王迪称,自己的导师,人大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导王贵元于2022年5月21日性骚扰且强制猥亵她,并要求与其发生性关系。因王迪拒绝,王贵元在其后两年多时间里对她进行打击报复,并威胁不能毕业。
今天(7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在微博官方账号上回应称,该校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连夜开展调查核实。该校严格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该校将于近日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学生的举报材料非常翔实,附上了接近一个小时的音频素材,这也让她的举报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呈现,而是有了相当具体的证据。当然,这些素材的真实性仍有待进行技术层面的确认,但无论如何,这至少已经给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如今人大几乎不到24小时即表态要调查核实,这种快速回应问题的态度也得到了舆论的肯定。舆论希望学校能本着绝不姑息的态度,对事件进行彻查,也给公众一个交代。
毫无疑问,对师德失范就该“零容忍”。2020年教育部公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在去年8月,教育部也再次表态,始终坚持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对极个别突破底线的害群之马,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但事实上,师德失范现象并不罕见。在去年8月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也表示“今年以来发生的师德舆情,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损害很大”。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舆论并不陌生,大体也会回到约束导师权力、平衡师生关系的框架中来。
这样的事件、举报,总是能引发全网关注,展现出了社会对于类似情形的反感和对于完善机制的期待。人们希望学校和相关部门也能态度更加鲜明,对于类似情况更加敏感,处理更加坚决、果断;也希望能建立更加具有根本性的制度,包括对于导师行为的具体规定,公开、畅通的举报、反馈机制等,让师德失范得到彻底的管束。
当然,目前该事件的真实性仍有待核实。但鉴于该事件的巨大的影响,引发了网络上近乎天量的讨论,事件的关注度终究是非同一般的。社会也希望学校能够在彻查后,给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如果确实存在不当行为,也能严肃处理,真正展现出“零容忍”的力道。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