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为院天府人居馆窥见地道成都生活
时间:2024-04-12 07:5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看川剧、品盖碗茶、赏荷塘月色在这里,成都的本土特色生活方式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成都独有的松弛感得以完美诠释;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成都人海纳百川的胸襟,他们包容并蓄,让这片土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进入四月,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建设进度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作为此次主会场六大核心建筑之一的天府人居馆已经建成,蜀风蜀韵独有的生活方式即将呈现。

  如何展现成都特色?成都人文生活方式该如何表达?近日,红星新闻记者跟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天府人居馆设计师刘艺的视角,走进天府人居馆,一起去感受天府人居馆的建筑魅力。

  站在天府人居馆前,建筑物四周被竹林环绕,巨大倾斜的屋顶与地面相连,三个圆环相互交织,构筑起一幅独特的艺术画面。当阳光穿过圆环,洒向圆环下的空间,交错的光影瞬间给人一种温暖、惬意的感觉。

  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圆”元素,从环形城市路网到城市标识“太阳神鸟”,从火锅到盖碗茶,从大熊猫到芙蓉花,如果要用一种形态来诠释成都,那一定是“圆”。

  刘艺说,最开始的任务书上只有对建筑功能的描述,但要做成什么样子,呈现什么场景,这个就需要设计师自己去构想。“围绕圆的核心概念来进行设计,这就是最初在我心里构建的建筑模型。”

  刘艺表示,用“圆”来代表成都是最为契合的,这里就应该是成都生活方式的集合,在这里窥见最地道的“成都味儿”生活。

  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天府人居馆的设计理念,刘艺及其团队采用了红、蓝、绿三个交织的圆环,圆环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分别代表院坝、荷塘与竹山,从而构建出具有成都特色的情景空间。

  作为天府人居馆的施工方,中建八局施工团队进行了大量技术研发和工序排布,完成了4万方土方施工、38根桩基施工、两层主体结构近7000方混凝土浇筑。“对于屋顶圆环交叉的施工工艺,我们采取了双曲面混凝土斜屋面工艺进行施工,这样可以确保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同时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实际呈现效果来看,建成的天府人居馆,连刘艺都感叹,“天府人居馆是对成都生活哲学的全面展示,也是对这座城市自然生态浓缩的一个线

  “围院而居,是川西民居的空间模型。院坝自古以来就是四川人居活动中心。”刘艺表示,红环设计是以院坝文化为内核,通过嵌入特色场景,容纳火热的成都多元生活,生动展示蜀地延续千年的蜀风蜀韵人居传统。

  绿环则以竹文化为理念进行设计,竹是四川的代表性植物,川西竹海远近闻名,绿环以竹成山,营造出最有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景观。红环与绿环交织出穿越荷塘的长廊,游客还可以在长廊上喝茶、观荷、赏月。

  天府人居馆就是对“圆”“院”“园”文化的生动诠释,以“圆”为院,通过世“园”会,与世界结“缘”。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