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定国安邦为什么会上热搜?
时间:2024-06-14 19:51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在西亚地区,叙利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有着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都城,有人类居住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

  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内乱不止,饱受战火的摧残,整个国家满目疮痍,实在是让人无限唏嘘。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18.51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被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1900余万,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其余是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切尔克斯人等。全国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4%的人信基督教。阿拉伯语为国语。

  叙利亚是除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外,阿拉伯世界的第三个人类文明的摇篮。早在公元前3000一2000年,这里已建有原始的城邦国家。腓尼基人曾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以海上贸易和捕鱼为生。公元前2500一2400年,伊比莱王国在这里诞生,它建都于今日的阿勒颇省,是当时这个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前7世纪末,叙利亚被亚述帝国征服。公元前333年,又被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后成为塞琉西古王朝的一个省,濒临地中海的着名城市拉塔基亚就建于这个时期,它是塞琉西王朝后期的首都。拉塔基亚之所以享有盛名,主要是因为它沟通了东西方文化,成为古老的东西方文明融合的重要城市。在这里还发现了人类用最古老字母书写的陶片文物,陶片上写有近30个字母。

  公元前64年,叙利亚被罗马帝国征服。罗马在这里统治了近6个世纪。东部古城台达木尔是罗马统治时期的着名城市,被誉为“沙漠明珠”,曾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台达木尔还保存着完好的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来访者。这座城市还被各国专家、学者称为“文明的化石”。

  公元7世纪,叙利亚并入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版图,从此,它的命运同阿拉伯民族紧密相连。公元661一750年,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是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伊斯兰文化的名胜古迹。着名的、金碧辉煌的倭马亚大清真寺就是这个时期的宏伟建筑,是伊斯兰文明的瑰宝之一,伊斯兰教的第一座图书馆就建在这个城市里。

  大马士革虽历尽沧桑,但却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中世纪时的古迹还完好地保存下来,供后人凭吊。

  自1946年正式独立后,叙利亚一直没能发展起完善的工业,他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地中海沿岸、阿勒颇地区和一些河谷地带,土地肥沃,雨量充足,灌溉方便,适宜种植各种谷物、棉花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东南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是发展畜牧业的传统地区。

  早期独立之初,叙利亚的粮食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在收成好的年份还略有余粮出口。最近十余年战乱频发,叙利亚的农业遭受 了极大的破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叙利亚今年仅生产了约210-240万吨粮食,大部分还不控制在叙利亚政府手中。现在叙利亚政府每个月都需要进口18-20万吨粮食来填补国内的缺口。

  棉花与橄榄种植加工产业是叙利亚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产量居世界前15位。2022年叙利亚棉花的种植面积为7.5公顷,全年棉花预估产量为29-30万吨。

  橄榄则是叙利亚最大的经济作物,当前叙利亚橄榄的种植面积为70万公顷,共1亿棵橄榄树,每棵树可产出50公斤的橄榄。每年产量超过80万吨,橄榄榨出的油有三分之一用于对外出口。

  叙利亚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规划承袭了苏联风格,以五年为一个发展计划周期,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起主导地位,工,矿、金融及保险业等大企业均由国家控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叙利亚工业发展迅速,平均年增长率在8%以上。

  进入新世纪,为了提振经济发展,叙利亚设立了一些工业免税区,放松外汇管制,允许私人引进外资,进口部分商品和机械设备,并在大马士革、拉塔基亚、阿勒颇等重要城市设立6个自由贸易经济区。国内外私人资本的发展和利用,对叙利亚经济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在工业发展中,叙利亚把制造业放在首位。制造业主要包括纺织、食品、制糖、化学、机械和建筑材料。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这为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不过,这一切随着2011年以来爆发的战争而损毁殆尽。

  与中东地区其他产油国相比,叙利亚的油气资源十分有限,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集中在该国东北部。众所周知,叙利亚自2011年进入内战以来,其石油产量已从每天约40万桶的峰值下降至约8万桶,现在每年要从外进口石油来填补国内不足。

  虽然油气资源不足,但是叙利亚境内蕴藏丰富的磷酸盐矿。磷酸盐是叙利亚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国民经济的重点发展部门。磷酸盐储量达10亿吨,主要产区为中部的巴尔米拉地区。

  北部城市阿勒颇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商业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重镇,也是多条商道的汇集之处。在叙利亚危机前,阿勒颇是叙利亚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工业产值占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4成以上。

  但是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阿勒颇多个工业园区被反政府武装占领,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毁;如今又面临西方制裁,这给阿勒颇的重建工作带来了重重的困难。

  现在叙利亚的经济形势是灾难性的,其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只有200多亿美元出头,尚不如我国一个三线城市的经济规模。现在的叙利亚GDP总量只相当于战前的四分之一,更为糟糕的是,虽然局势已经有所稳定,但是过去三年叙利亚的经济还是出现了负增长。

  伴随本地货币的贬值,叙利亚的物价飙涨,通货膨胀严重。在战前,政府对基本生活消费品采取补贴政策,茶叶、面粉、糖、咖啡等价格低廉、稳定。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叙利亚人均国民收入就已接近1700美元,民众有着不错的工资,能够度假,也买得起车。

  战争爆发后,叙利亚人大量逃亡,留在国内的民众,收入暴跌,每天辛勤工作才能勉强挣扎在温饱线上艰难度日,现在叙利亚民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往日的幸福生活,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